【建筑学类】
(1)数字建筑与设计课程结合
1.DAL实验室及暑期工作营
湖南大学建筑学院设立DAL(数字建筑实验室),暑期开设“DAL数字建筑设计工作营” (每次学生20-40人),2012年申请“基于学科交叉的数字建筑设计教学方法与实践研究”省级教改课题,并与4年级大跨建筑教学整合,形成特色教学项目。利用该教学平台,我院广泛开展对外合作与交流。2009年至今,开展了数字建筑Workshop(2009,湖南大学+台湾交通大学)、VB Workshop(2010)、Komorebi Workshop(2010,DAL+ZHA CODE)、联合数字建筑 Workshop(湖大+华南+华中)、Aggregated Porosity Workshop(DAL+ZHA CODE)、Landscape Urbanism Workshop(AL+ReMIX)、Articulated Surface Workshop(2012)、折纸与榫卯 Workshop(2013)、Encoding Formation Workshop(DAL+WAX)等一系列的设计工作坊。作为中国3所高校之一,2010年DAL受邀参加有全球26所先锋建筑院校参加的2010年“数字现实----北京国际国际青年建筑师及学生作品双年展”,作品刊登在中国建工出版社出版的《数字现实----2010学生建筑设计作品》;2013年,作为中国8所高校之一受邀参加有全球28所先锋建筑院校参加了“数字渗透----北京国际设计双年展”,作品刊登在中国建工出版社出版的《设计智能 高级计算性建筑生形研究----2013学生建筑设计作品》;除此,作品受邀参加2013年武汉设计双年展;2014年北京国际设计双年展;此外,2012、2013年,DAL在建筑学院交流厅举办两届DAL数字建筑设计展;2013年09月以DAL为基地,我院主办“基于BIM技术的数字化建筑设计高校教师培训班” ;2010至2014年,在同济大学、重庆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天津大学、北京建筑学大学多次参加学生作业展;2013年,DAL主持教师胡骉老师在“DADA2013数字建筑国际会议(清华大学)”并参与主题发言。
2.数字技术的大跨度建筑设计教学应用
2012年开始,DAL实验室与“建筑设计V(大跨建筑)”教学相结合。设计教学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要求学生应用特定大跨结构,设计无标度的大跨建筑空间;教学重点训练学生认知特定结构形式,对特定结构要素进行变化,探索大跨空间形态可能性。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指导学生对大跨建筑的结构类型予以分类(膜、拉索、壳、网架、折板等),其后对其结构要素及其力学特征予以分析,指导学生认知其形态、构造、力学特征;指导学生应用相关软件及数字化技术开展形态探索与计算机模拟;指导学生选定实际场地并赋予结构空间特定功能;应用数字技术对形态及结构进行分解,完成模型制作。第二阶段中,在学生对结构形式的认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基础上,按照特定任务书要求,掌握消防疏散、厅堂音质控制、视线分析等知识点,完成观演建筑或体育建筑一栋。教学内容于2013年申请“基于数字技术建构下的大跨度大空间建筑设计及模型实践教学方法研究”湖南省教改课题一项,指导的“1:1实验建筑实践”获得2012年全国建筑学专业指导委员会优秀教案及作业奖、发表“大跨度建筑设计教学方法研究——湖南大学4年级第2学期建筑设计教学”(2014,建筑学报)教改论文论文一篇。
(2)“微空间”:建筑学基础课特色课程建设
建筑学的基础课程,是建筑学、城市规划、风景园林一年级设计类教学的共通平台。
“微空间”设计,要求学生完成大比例木构景观景观模型,介入校园环境建设。该练习是建筑学院“设计基础”系列课程中“空间认知与设计”的设计课题,引导学生综合应用前期平面、色彩、空间构成的训练成果,应用开设名作解析和“立方空间”单元构成练习经验,引导学生将构成设计能力向建筑空间塑造能力转换。“立方空间”单元训练学生分割、限定与组织空间,使其掌握空间生成、表达和转换方法。在本课题训练中,通过“场所、功能、材料”等概念的引入,重点研究材料与建构;在原有空间认知教学主线上拓展出“场所、功能、空间、材料、建构”的综合基础设计题目;课程时长6周,含“模型制作实践课程实践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时序将建构实验分解为“场地调研—概念设计—模型试做—实体建造”四个阶段,各阶段设不同主题进行引导。“场地调研”阶段主题是“思考和解题”,“概念设计”阶段是“抽象和比选”,“模型试做”阶段是“材料和节点”,而“实体建造”阶段的主题是“装配和搭建”。教学过程因循“设计”思维逻辑来梳理和组织“设计基础”课堂的构成练习;细化的教学环节帮助学生将复杂设计问题分解为可控的独立专题;渐进式增加的信息量,将逐步提高学生的综合设计能力,使其掌握“理性分析”与“感性创造”的设计思维方法。
【城乡规划学类】
根据学院实际情况,城乡规划特色课程建设聚焦于四个类别:导论概论类、工作营(坊)类、开放课程类和教学改革项目。
(1)导论概论类
在大类招生培养的背景下,城乡规划和建筑学在低年级进行统一平台培养,因此,必须在低年级以建筑训练为主体课程中植入城乡规划相关课程。这类导论和概论课以介绍学科体系、形成空间思维和培育学习兴趣为主要目标,此类课程包括:
1.设计概论(城市规划概论)课程
传统城乡规划专业大多从建筑学专业转型分离出来,专业转型问题突出。《城市规划概论》课程主要针对这一问题进行教学,主要针对城乡规划学专业的启蒙课程展开,以国际前沿的脑科学及工作坊教学理论为基础,以提高学生的学习主体性为主要目标,从具体的教学环节创新入手,展开了以“认知—体悟—讨论—反思—实践”为主线的教学环节实验,通过对教学实验的内容和效果的分析,以及延展模式的探索,反映学习主体性的提高在专业思维能力培养上的积极效果。《城市规划概论》用系列创新性的教学实践证明,大一新生受到各种体系化知识的束缚为零,他们思维活跃,大一是培养学生学习主体性的最好时期。通过动手制作、基地调研、思辨训练和课堂发表讨论等工作坊式的学习,以及有的放矢、横纵向展开的延展课程,可以让学生心、脑、手并用,从高中时的应试思维逐步过渡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问题思维,完成思维方式的蜕变,找到学习的兴趣点,以极强的学习主体性去应对以高度信息化时代为背景的专业知识体系的学习。在《城市规划概论》中,抓住入门契机、系统而连续地展开对学生主体性的塑造,是十分必要且有待深入探索的教研方向。
2.空间思维训练
大类招生培养的城乡规划教育面临现实问题是:建筑基础教育与城乡规划学专业理论的脱节,学生难以建构完整的城市规划设计体系,这是建筑院校城乡规划学专业发展都共同面临的问题。学生前两年内主要接受建筑学基础教育, 这一阶段主要以培养学生形象思维为主,而在三年级城乡规划学专业课程才开始大量开设,这些课程开设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决复杂城市问题,因此偏重于逻辑思维,有大量的抽象理论,反差导致三年级城乡规划学学生普遍反应难以适应这种转变,尤其反应在思维方式上,难以适应新的变化,造成理论和实践的脱节。针对上述问题,为保证城乡规划学专业的良性发展,必须通过课程体系教学改革研究,解决好城乡规划学专业转型的问题,在低年级向学生介绍城乡规划语境下的空间理解方式和空间意义,基于此想法设立了《空间思维训练》课程,从思维能力训练、空间分析技能和空间理解视角三个方面展开城乡规划学空间认识启蒙。
(2)开放课程类
开放课程是作为全院开放的系列讲座安排,学院鼓励本科生参与交流,通过与校内外学者对话拓展本科生的知识眼界。
1.城乡规划理论前沿:《城乡规划理论前沿》是针对城乡规划研究生开设的课程,同时,作为系列讲座也向本科生开放。该课程邀请校内和校外在规划理论和实践前沿进行科研和设计工作的学者和设计师,就当前研究问题和设计项目进行介绍,向学生传授最新、最有效的理论和实践信息 。课程以系列讲座的形式展开,本科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参加相应的讲座,有助于开阔学生视野,培育科学思考习惯,引导本科生走上科学研究道路。
2.建筑创作方法导论:《建筑创作方法导论》是针对建筑学院研究生开设开发课程,讲授建筑和城市设计创作的最新理论动态和思潮。作为开放课程,也向城乡规划本科生开放,鼓励规划本科生接受前沿的设计实践和理论思想,拓展学生的设计视野和项目眼界,为本科生未来走向设计师的岗位角色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