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进军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开局之年,也是我国构建国土空间开发与资源保护新格局的关键之年。双循环、均衡化和高质量转型成为新的发展语境和要求,进一步提升发展效率、资源共享的公平性和可持续性是新时期需要关注的重点。国土空间规划正是引导这一系列转型和提升的重要机制。
为了更好地总结和汇聚来自全国的空间规划理论与实践智慧,更好地服务国家发展战略需要,密切多学科学者间的联系与合作。经中国自然资源学会批准,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国土空间规划研究专业委员会定于2021年12月3日(周五)至4日(周六)在湖南大学举办“中国自然资源学会2021年国土空间规划学术年会”。本次会议将围绕“规划机制转型与发展效率提升”这一主题,探讨国土空间规划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交流国土空间规划新理念、新范式、新方法、新技术,促进中国国土空间规划研究的创新发展。
01 会议主题与内容
1. 会议主题:
“规划机制转型与发展效率提升”
2. 主要议题:
会议将主要围绕以下专题开展交流,但不局限于以下内容:
(1)城乡存量空间规划理论与方法
(2)以人民为中心推进城市空间治理与规划设计
(3)国土空间规划与乡村振兴
(4)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与详细规划衔接
(5)国土空间生态修复
(6)国土空间规划新技术与方法
02 会议时间、地点与规模
1. 时间:
2021年12月3-4日(周五、周六)
2. 地点:
湖南大学建筑学院
3. 规模
线下300人以内 (结合疫情防御,可能改成线上线下结合或者是线上)
03 会议主办与承办单位
1. 主办单位:
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国土空间规划研究专业委员会
2. 承办单位:
湖南省国土空间规划学会
湖南省城乡规划学会
湖南省自然资源学会
04 会议组织委员会
1. 学术指导:
成升魁
中国自然资源学会理事长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
濮励杰
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副理事长、秘书长
南京大学教授,南京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
沈 镭
中国自然资源学会执行秘书长
汤放华
湖南省城乡规划学会理事长
湖南城市学院党委副书记、校长
2. 主 席:
叶 强
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国土空间规划研究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湖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
徐 峰
湖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院长
焦 胜
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国土空间规划研究专业委员会委员 湖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副院长
3. 学术委员会
甄 峰 主 任
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国土空间规划研究专业委员会 主任委员
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副院长
曹小曙 委 员
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国土空间规划研究专业委员会 副主任委员
陕西师范大学自然资源与国土空间研究院院长
董晓峰
北京交通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
涂建军
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
万 军
生态环境部综合司副司长
王 德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
王世福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副院长
吴宇哲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系主任
湖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
虞 虎
中科院地理资源研究所副研究员
于涛方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长聘副教授、特别研究员
张 敏
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国土空间规划研究专业委员会 副主任委员、秘书长
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
郝 庆
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国土空间规划研究专业委员会 副秘书长
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所副研究员
秦 萧
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研究员
05 会议日程及安排
06 论文征集
拟参加本次会议并做报告的各位代表需提交论文摘要,摘要应包括论文题目、作者姓名、作者单位、摘要正文(500-700字)、关键词(3-5个)等,不列参考文献。会议欢迎专家学者与研究生围绕会议议题撰写论文,会议学术委员会将对提交的论文进行评选,入选论文将择优在国内知名期刊发表。会议设立了青年学者与研究生创新论坛,参加本论坛并做报告或交流的代表将颁发由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出具的参会证明。报名回执(包含题目及摘要,请下载附件)请务必于2021年11月1日前发送到会务秘书组邮箱(CTPR_2019@126.com)。意向提交全文代表也请将论文全文单独发送该邮箱。
07 会议费用及住宿预定
会议按照以下标准收取注册费:一般代表1200 元/人;中国自然资源学会有效注册会员1000 元/人;学生代表800 元/人。上述费用含会议资料、会场租用、正餐等。会议缴费方式分为线上支付和现场刷卡两种,会议期间参会者交通住宿费用自理。会议详细地点、住宿宾馆预定和具体缴费方式等将在第三轮通知中发布。
08 会议联系人
陈晓明,湖南大学建筑学院,0731-88822679
会议专用邮箱:CTPR_2019@126.com
点击查看会议通知原文
点击下载参会回执
2021年9月9日
END
扫码关注我们
微信号|GTKJGHYJ2019
中国国土空间规划研究
上一篇:中国自然资源学会2021年国土空间规划学术年会通知 (第三轮)
下一篇:建筑与规划学院2024年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第一批次)复试录取工作实施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