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参观古建筑的时候,经常会听到一句话,“中国的木结构建筑,不使用一根钉子,全靠榫卯结构”这是真的吗?
榫卯是木作当中最常见的结构方式,广泛运用于中式建筑、家具及其他木制构件上。通过凸凹部分的拼插嵌接,将不同的部分连接为一体,凸的部分叫榫,凹进去的叫卯。
真的“不需要一根钉子”吗?事实是,在榫卯结构中,木钉本身就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们在很多博物馆参观时,会看到一种半圆形的筒瓦,往往在靠近瓦面的地方会有一个卯眼,成套的会有一枚陶钉或一个装饰,那就是瓦钉的所在。
很多榫卯本身也会用到钉子,一种木制的楔钉,用于两段木构件以榫卯连接的重合处,用楔钉插入卯眼,确保榫卯构件不会因为滑动发生松脱。这种连接方式不会因为木头老化导致结构松动,不同于钉子靠挤压来迫使木头本身来固定,更结实耐用。
在木结构建筑维护和加固中,也会大量使用到钉子,尤其是铁钉。木头由于其本身有机质的属性,年深日久,会出现开裂、蛀蚀、糟朽、脱出等问题的时候,传统的修护办法就会使用到铁件来加固。
比如大的架构出现承重问题,开裂的木梁、椽子和糟朽的柱子等,会采用铁箍加钉子的形式进行加固;宫殿等带有顶棚的建筑还会出现顶棚下沉的情况,这就需要利用铁钩和铁钉在梁架上对顶棚进行固定和牵引,诸如此类的加固和修复其实都需要用到铁钉。
由此可见,钉子在中国木结构中是非常常见的,而所在的位置,大部分都在梁架之上的建筑部分,或者位于榫卯结构本身。榫卯接合处或者修复维护的部分往往又比较隐蔽,讲究“修旧如旧”,浑然一体,尽量不留痕迹。所以,平时参观古建筑时,如果不是特意观察,能看到钉子的机会其实不大。
因此,钉子与木构的古建筑其实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木构作品虽然可以通过榫卯结构搭建起来,但是钉子的使用是榫卯结构本身牢固度和耐久性的保证。
来源:科普中国 北京青年报 科技日报 中国科普网
如有侵权请联系449203440@qq.com